热门规范
消防安全信息管理 防烟系统 下列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干式变压器室 涂层室(地坑) 50116的相关规定 雨淋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危害性很大 固定消防水泡灭火系统 电缆沟和车间内电缆桥架等建筑或区域内电缆密集程度很高 气体灭火系统等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动作的场所或部位 约21.5% 3063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的平台上的封闭液压站房 厂房内的电缆隧(廊)道 因此本标准规定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液压站 木模间 而且涉及阻燃电缆的火灾比起非阻燃含聚氯乙烯的电缆火灾更难扑灭 其中有几起造成了巨大损失 地上的封闭式液压站和润滑油站(库)的设置位置包括在地面和高空平台上的 常使用的液压油主要是乳化液 而且位于高空 另外这些电缆往往贯通全厂 仪器设备室 脱硫 本着系统安全可靠 8 焦炉地下室 电气地下室 总配线室等) 工厂设专人管理的可能性很小 为了快速反应 目的在于立足自救 柜数量大于12台的电气室 经济合理的原则对钢铁冶金企业的各类主要的防护区域火灾自动报警做出了明确规定 地下储油间 2 危害性很大 地下油管廊 因此本标准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冶金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YB/T 铁路运输信号楼 第三 50116的相关规定 1 另外美国的电缆耐火研究也表明 7 主电室 爆炸性可燃气体成分高 本条规定了钢铁冶金企业消防安全监控中心应具有的功能 炉前快速分析室 4125的相关规定 而转炉煤气含CO约58.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实现消防安全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但有条件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对于只有2个工艺厂区的小型企业 苯精制装置区 继电器室 计算(信息)中心 扑救困难等特点 耐火 这两条是在总结几十年来中国钢铁冶金企业火灾案例分析 7 主操作室 钢铁冶金行业中电缆火灾占了很大的比重 苯精制 减少火灾损失 润滑油库油管廊等 火灾具有发展速度快 硅钢片涂层间 乙醇仓库 7.0.5 火灾易于蔓延 与电缆夹层 钢铁冶金企业内涉及供配电 便于工厂根据灾害情况进行决策 氢气化验室 成品喷涂间 高炉煤气余压发电/鼓风系统(TRT/BPRT)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CCPP)中的煤气压缩机 7.0.2 含地下油库和烟气排放系统的不锈钢冷轧机组 灌装站等 屏 变(配)电系统的主控制室 溶剂室 一般包含大量的电缆托架 5)对于钢铁冶金企业中大量存在的小型地上液压站 润滑油站 油分析室 因此本标准未作规定 统一指挥管理 6 保护对象类型多 干式电容器室 焦炭的运输 这往往造成人们的麻痹 3 且不同工艺中煤气的成分也会有所不同 7.0.6 4)距离地坪标高小于24.0m的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主操作室或调度室内 油泵房(间) 本条对电缆火灾危险场所做了详尽的规定 屏 彩涂混合间 2 4 应设消防安全监控中心 先进适用 古马隆树脂制造装置区 电气地下室 成品涂油间 工艺复杂 电气设备 因此本标准将其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近年来冶金企业也开始大量采用阻燃电缆 闪点(开口)一般高于120℃ 10 等 工艺装置包括各工艺内按本标准附录B所示的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属于2区以及附加2区内的所有区域 时 粗苯 “在适当的条件下 发生火灾后的危害程度不同 液氮深冷处理间 并参考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 消防安全系统运行有效性 主操作室或调度室合用 仪表 50313的相关规定 采取了不同的设置原则 厂房内层数大于等于4层的架空电缆桥(支)架 润滑油站(库)内的电缆桥(支)架 水乙二醇等难燃油类 人员也不便于监控 重要科研楼的资料室 根据油库所处的位置 焦油加工装置区 50116和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鉴于此 其消防控制室可与主控制室 桶装油库 即使发生火灾影响范围也很小 地下润滑油站(库) 并且合并建设便于在火灾时结合生产的实际状况进行消防救灾 控制和扑灭火灾 喷锌处理间 可燃蒸气的煤气净化系统的鼓冷 蓄电池室 煤 煤气富含CO 2)地下的液压站 涂料预混间 约25.6% 3 (4)钢铁冶金企业存在着大量的液压润滑油库 不仅阻燃电缆支持燃烧 主控制室等长期24h有人值守 彩涂车间涂料库 聚苯乙烯造型间 1 具有3个及以上工艺厂区的企业应设置企业消防安全监控中心 本条规定对于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 油浸电抗器室 实际上阻燃或阻止火焰传播的电缆并不意味着该电缆是非可燃的 动力等方面的电缆遍布全厂 如煤气净化系统的鼓冷 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并应有消防安全系统实时监视 树脂间 但根据近几年工艺加工精度的要求 而且扑救困难 7.0.4 3 纸张等丙类物品储存仓库 (5)钢铁冶金企业中存在较多一般性质的电气室 乙类物品贮存仓库 阻燃电缆会支持自持燃烧”(引自我国《核安全法规》HAF0202附录Ⅷ“电缆绝缘层”) 3 5 装卸设备 的地上封闭液压站和润滑油站(库) 7.0.3 具有2个及以下工艺厂区的企业 甚至还有油类设备等 大于6000t的油压机区(含机舱 的地上封闭液压站 7.0.3 有可燃介质的电容器室 11 第二 单台设备油量不大于60kg且开关柜数量不大于15台的配电室 火灾危险性小 及时扑救 距地坪标高大于24.0m且油箱总容积大于等于2m 燃油泵房 设置机械排烟 火灾的直接和间接危害性较大 油液总容积指油管廊中油管内所储存油的总体积 主控楼(室) 甲 硅粉仓库 8 电缆夹层 (3)由于不锈钢冷轧轧机使用轧制油的特点 机坑 应设置自动探测报警系统 5 4 粗苯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设置要求可以参考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 距地坪标高24.0m以下且油箱总容积大于等于10m (6)矿区车间变电所及井下变电所往往容量较小 含N 因此本标准不作规定 信号 不锈钢冷轧机区 可能散发可燃气体 油库 2 7.0.1 4 约15.1% 并结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 3)距离地坪标高24.0m及以上的液压润滑站房(如高炉炉顶液压站等) 厂房外长度大于100.0m且电缆桥架层数大于4层的电缆隧(廊)道 火灾危害大 苯精制 附属地下油库和烟气排放系统) 其内部可燃物很少 石灰等工艺中均使用煤气等可燃气体 含CH 对于这些场所中屏 燃气化验室 柜数量大于5台的仪表室 特殊贵重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机器 7.0.1 润滑油多为石油基 敷设有动力电缆的电缆沟 总结冶金行业以往的成功做法 规定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避免或限制火灾蔓延 扩建工程中往往建筑面积十分紧张 单台容量在8MV·A及以上的油浸变压器(室) 由于处于地下 脱硫 在其爆炸危险环境2区内以及附加2区内 当其油箱总容积大于或等于2m 喷漆(沥青)车间 煤气烧嘴操作平台等 氧气化验室 可靠性分析等经验的基础上 除本标准第7.0.1条规定外的电缆隧(廊)道和电缆竖井 出现问题不易发现 酚醛树脂仓库 3 连接总降压变电所的电缆隧道 扑救困难 7 电缆隧(廊)道连通的或穿越三个及以上防火分区的电缆竖井 各工艺厂区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可设置在报警区域内的主控制室 钢铁冶金企业焦化 柴油发电机房 一旦发生火灾 9 区域管理计算站及各主要生产车间的计算机主机房 油箱总容量大于10m 2 另外由于这些场所可燃油少 7.0.5 3 仅含约5.9%的CO 4 减少业主的人员和资金投入 7 通信中心(含交换机室 3063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这些场所也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仪表室 火灾危险性较大 石墨型加工车间 总体而言 2 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实验室 C0 单台设备油量100kg及以上或开关柜的数量大于15台的配电室 1)油箱总容积指油箱内储存的油的体积 调度指挥中心等 柜数量大于一定数量的电气室和仪表室宜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危险性大 地下循环油冷却库 多设置于敞开空间 7.0.2 因为中央控制室 润滑油库 含CO 油质淬火间 火警受理与网络通信功能 焦炉地下室 2 及时处理 储运设备包括符合附录B所示的爆炸危险环境等级属于2区以及附加2区内的储罐区 第一 含地下油库的大于6000t的油压机组也很容易发生火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钢铁冶金企业的特点 配电室 (1)根据统计 脂肪酸脂 多个工艺厂区 油箱间 但如果条件允许 油加热器间 本系统更强调实施监控功能 记录介质库 要求达到远程的监视和控制 O 约58.8% 下列场所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用油量的大小 6 煤气烧嘴操作平台等工艺装置区和储运区等 鼓风机等的罩内 电缆夹层 尤其在电缆隧(廊)道 以便尽早发现火灾 油库等工段 而且位置分散 2 提高系统应对速度和能力 7.0.4 另外由于许多新建或改 储存及处理系统的建(构)筑物 不能单独设置消防控制室 这样做还有如下好处 根据近几十年来冶金企业的成功做法 2 电气地下室 及时恢复生产 此时消防控制室可与其他生产过程的主控制室或中央控制室等合并建设 与城市119消防指挥系统不同的是 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不间断电源室 宜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地下液压站 H 可燃液压油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贵重物品库房 物理化学分析中心 铝粉(镁铝合金粉)仓库 CH (2)钢铁冶金企业电气地下室火灾场景十分复杂 控制 本条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设置做了规定 且发生火灾时对周边影响较小 干式空(铁)芯电抗器室 例如焦炉煤气含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