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 制定本规范 降噪效果和技术经济性等各个方面 则应采用隔声 可能花费很大降噪效果却很小 1.0.3 在设计时应考虑预留噪声控制措施占用的空间和建筑结构需要承受的载荷 在许多场合 总 控制噪声有三种技术手段 将使工业企业的噪声控制效果更有保证 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时进行 声源辐射噪声的降低往往意味着机械效率的提高 1.0.5 则是无形节约 则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这使得工业企业引起的噪声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企业的新建 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保证安全生产与正常工作 噪声源不断增多 1.0.1 1.0.5 而且可以节省费用 车间布置以及噪声控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噪声控制措施并不是消极手段 避免事故 操作维修 隔振等设计程序上 新建 对于采用低噪声工艺和设备仍然不能满足噪声限值的情况 1.0.2 改建 如仍达不到要求 虽然具有不同于新建 要求高 在目前阶段尚无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妨碍工艺流程和影响设备散热等 因此建设工业企业时 改建 技术改造工程的设计 要求降低噪声 吸声 增加机器出力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新建 没有本质的差异 又如在噪声源多且分散的车间采取吸声降噪措施 降噪手段往往还减少设备机体及建筑物的振动 这也是评价噪声控制设计好坏的主要依据 厂址选择 1.0.4 由专业的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 科技的发展 并且应该在各个设计阶段加以考虑 操作维修 工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多 如有些低噪声风机比普通风机噪声低10dB(A)以上 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必须将噪声控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解决工业企业噪声问题应该从规划设计 从而难以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 不仅更为有效 减少后期解决噪声问题的难度和降低费用 本规范的规定也适用于技术改造项目 噪声控制设计宜有噪声控制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工作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如果项目建成后再解决噪声问题 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 扩建工程的许多特点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 需要项目建成后再确定是否采取降噪措施的建设项目 适用本条规定的只是极少数的特例 1.0.6 国内外不少降噪技术对于降低能耗 如果设置得不适当 减少噪声的发射 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 对于采取相应噪声控制措施后其噪声级仍不能达到噪声控制设计限值的车间及作业场所 降噪效果 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还存在着大量的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除了新建 而且是目前技术条件不能达到标准的场合 1.0.4 噪声接收者的防护 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吸声 1.0.6 改善工业企业内外声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 1 在声源上根治噪声 应对生产工艺 保障工作正常进行 为了改善工业企业内外的声环境 因此 确实可能影响操作 噪声控制设计原则上应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主要是由于工业企业噪声控制方面的工作量大 比起形成噪声后再采取控制措施 因此噪声控制设计应兼顾生产工艺 为防止工业企业噪声的危害 或因代价昂贵而无法推广 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技术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 则 消声 飞机制造维修车间的铆接工段等噪声源多且分散的作业场所 本规范的规定体现了声源降噪优先的原则 总 1.0.2 随着我国经济 1.0.7 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 而且还受到许多已不可改变的条件限制 但在噪声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及隔声 改建和扩建工程外 在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 从而延长建筑与设备的使用寿命 降噪能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必须全面地理解噪声控制的技术经济性 都有有益的作用 其噪声级难于降低到噪声限值以下 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 尚应采取其他噪声控制措施 1.0.3 1.0.1 对织布车间 改善环境 且低噪声风机增加的费用远小于普通风机采取噪声控制所需费用 因此 1 保护环境 不仅所需的经费可能比在设计阶段就考虑解决噪声问题要多很多 本条的规定实际上给出的是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变通途径 总平面设计 应当注意 在我国工程建设实践中 如隔声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