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同时进行吸声处理 可提高多孔吸声材料在低频的吸声性能 条文中未对吸声材料的密度进行规定 中高频噪声的吸声降噪设计 4 吸声构件的选择与设计 为增加低频吸声性能 吸声处理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对屋顶 宜采用取室内总面积的15%的规定 多孔材料后设置空气层或增加吸声材料厚度和密度 可在共振腔内填充适量的多孔吸声材料 对吸声性能没有影响 面密度 车间吸声体面积宜取房间屋顶面积的40%或室内总表面积的15% 实践上具备了防尘 原则上讲 7.3.1 吸声降噪设计宜采用空间吸声体的方式 与多孔材料的情形不同 中高频噪声的吸声降噪设计 防湿及安装简便等特点 车间面积较大时 为增加吸声频带宽度 1 空间吸声体宜靠近声源 对于扁平状大面积车间的吸声设计 48kg/m 工程实践中经验表明 吸声常用玻璃棉密度为24kg/m 并非指密度越小或薄的玻璃棉板中高频吸声效果越好 7.3.2 3 5 4 当制造商不能提供 且宜同时设置隔声屏障 房间面积较小的吸声设计 有利于展宽吸声频带 板状空间吸声体的面积比取值 天车走行等条件决定 可采用常规成型吸声板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混响室法吸声系数不一定大于正入射吸声系数 室内湿度较高或有清洁要求的吸声降噪设计 也可通过测量 双层微穿孔板等吸声结构 设计中可根据设计要求和经济性要求选用 密度较小或薄的玻璃棉板等多孔吸声材料 所需吸声降噪量较高 7.3.2 2 2 需要时可设置穿孔板等护面材料 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可由制造商提供 7.3.1 7.3 混响室正交实验研究结果 估算或查找资料等方法确定 估算或查找资料等方法确定 可适当减少穿孔率 采用密度较小或薄的玻璃棉板等多孔吸声材料主要是指采用密度较小或薄的玻璃棉板已可满足吸声要求 可采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空间吸声体离声源近些效果较好 但吸声体悬挂高度在实际工程中尚需依车间大小 宽频带噪声的吸声降噪设计 穿孔护面板的穿孔率大于20%时 7.3 吸声构件的选择与设计 吸声构件的设计与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注意其正入射吸声系数与混响室法吸声系数的差异 所需吸声降噪量较高 墙面面积相对较大的情形 层高 3 可通过测量 但不宜小于10% 薄膜覆面的多孔材料在原理上把多孔材料吸声同薄膜共振吸声结合起来 声源集中在车间局部区域而噪声影响整个车间的吸声设计 等 1 3 可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表4 系根据上海工业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进行的混响室正交实验研究结果确定的(见表4) 可在材料背后设置空气层或增加多孔吸声材料的厚度 低频噪声的吸声降噪设计 3 从技术经济性角度考虑采用密度较小或薄的玻璃棉板等多孔吸声材料是可行的 取房间屋顶40%左右的面积比 对于吸声材料制造商提供的数据存在疑问的情况 对于层高较高 可采用薄膜覆面的多孔吸声材料或单 可只对屋顶吸声处理 应在声源所在区域的屋顶及墙面作局部吸声处理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使用 工业实践亦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