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饱和粉土层中不得停泵待料 若提钻时间较晚 且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配 无振动 6.4.7 应杜绝在泵送混凝土前提拔钻杆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层中钻进时 钻杆底部活门应有防止进水的措施 混凝土输送泵管布置宜减少弯道 当长距离泵送时 钢筋笼插设宜采用专用插筋器 容易造成管路堵塞 插笼深度提高到目前20~30m 6.4.2 6.4.3 每隔一段时间应洒水降温 坍落度应控制在160~200mm 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 6.4 无泥浆污染 钻进过程中 料斗内混凝土的高度不得低于400mm 泵管下面应垫实 当气温高于30℃时 为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钻机摇晃 开始泵送混凝土 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3~0.5m 混合料流动性差 6.4.10 压灌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另外所用粗骨料石子粒径不宜大于30mm 混凝土压灌结束后 6.4 泵管 导致堵管 再缓慢提升钻杆 素填土 桩身缩径和断桩 混凝土泵与钻机的距离不宜超过60m 应及时清除钻杆及泵管内残留混凝土 在泵压作用下 压灌桩的充盈系数宜为1.0~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成桩施工时 应采用清水将钻杆 混凝土输送泵管宜保持水平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成桩工艺是国内近年开发且使用较广的一种新工艺 钻至设计标高后 特别是在饱和砂土 灌注桩后插钢筋笼工艺近年有较大发展 在泵送压力下钻头处的水泥浆液被挤出 宜在输送泵管上覆盖隔热材料 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80~220mm 端阻力减小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不宜反转或提升钻杆 6.4.1 成桩后 坍落度过大 每方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宜为70~90kg 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 长时间停置时 开孔时下钻速度应缓慢 目前施工多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用两台0.5m 泵送混凝土时 较好地解决了地下水位以下压灌桩的配筋问题 3 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 6.4.8 提钻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 待钻杆内管及输送软 当钻机移位时 这主要是考虑保证施工中混合料的顺利输送 应进行复检 但后插钢筋笼的导向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的强制式搅拌机拌制 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 粉土 一般宜掺入粉煤灰 离析等现象 桩身混凝土的泵送压灌应连续进行 该工艺有穿透力强 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 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 6.4.6 查明原因 坍落度过小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 以免造成桩端处存在虚土或桩端混合料离析 6.4.4 当遇到卡钻 偏斜或发生异常声响时 6.4.12 可掺加粉煤灰或外加剂 6.4.11 易产生泌水 厚层砂土 也容易造成堵管 骨料与砂浆分离 施工时应注意根据具体条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钢筋笼的垂直度和保护层有效厚度 保证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 钻至预定标高后 硬管内混凝土达到连续时提钻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成桩 粗骨料可采用卵石或碎石 低噪声 混凝土泵型号应根据桩径选择 根据桩身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6.4.1~6.4.13 钻进过程中 当需要穿越老黏土 管内空气从排气阀排出 质量稳定等特点 避免造成混凝土离析 6.4.9 应进行试钻 应先泵入混凝土并停顿10~20s 属非挤土成桩工艺 提拔钻杆中应连续泵料 应立即停钻 6.4.13 混凝土泵料斗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搅拌 混凝土泵清洗干净 钻机定位后 6.4.5 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效率高 碎石土以及塑性指数大于25的黏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