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计算点下正应力叠加结果为负值时 ρ为相邻桩至计算桩轴线的水平距离 zsr 表中 计算长桩l zsr /l 可根据测试结果分别采用沿深度线性增长的正三角形分布[β=0 I 附录F st 2 I 基桩侧阻力分布简化为沿桩身均匀分布模式 1 n=ρ/l 将端阻力和侧阻力简化为图F.0.2的形式 =0] 2 F.0.2 短桩竖向应力影响系数应按下列原则计算 考虑桩径影响 系按式(F.0.2-1)~式(F.0.2-3)计算 长 沿桩身轴线的竖向应力系数解析式 1 2)水平向有效影响范围内桩的竖向应力影响系数 σ r——桩身半径 其值列于表F.0.2-1~表F.0.2-3 F.0.3 =0] zst =z/l 影响时 ——均匀分布侧阻力在应力计算点引起的附加应力 ——考虑桩径影响的明德林解应力影响系数 ——端阻力在应力计算点引起的附加应力 影响时 式中 I 桩侧阻力分布可采用下列模式 系按数值积分法计算 对长桩l 1 =z/l 应以短桩的m 1)桩端以下桩身轴线上(n=ρ/l=0)各点的竖向应力影响系数 按F.0.2条确定 l——桩长 3 2 计算短桩l 为起始计算点 明德林解竖向应力影响系数表 m=z/l β——均匀分布侧阻力比 求解明德林解应力影响系数 2 μ一一地基土的泊松比 考虑桩径影响的明德林解应力影响系数 式(F.0.1-1)中σ 2 α——桩端阻力比 对短桩l ——三角形分布侧阻力在应力计算点引起的附加应力 考虑柱径影响的Mindlin(明德林)解应力影响系数 σ 应按零取值 其值列于表F.0.2-1~表F.0.2-3 正梯形分布(均布+正三角形分布)或倒梯形分布(均布一正三角形分布)等 sr 即取β=1—α[式(F.0.1-1)中σ F.0.1 /l =l 1 考虑桩径影响 p 本规范第5.5.14条规定基桩引起的附加应力应根据考虑桩径影响的明德林解按下列公式计算 =l 为起始计算点 σ 2 向下计算对短桩桩端以下不同深度产生的竖向应力影响系数 2 1 F.0.4 1 zp z——计算应力点离桩顶的竖向距离 应以长桩的m l——桩长 zst 1 式中 向下计算对长桩桩端以下不同深度产生的竖向应力影响系数 2 当有测试依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