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和建议 岩土室内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压缩性和湿陷性 对复杂地质条件和某些特殊性岩土 4 勘察要点 采用天然地基的地坪 宜布置一定数量的探井 详细勘察勘探孔的间距和数量 3.4.3 控制性勘探孔的比例计算时应计入前期勘察可以利用的控制性勘探孔 2 2 尚应符合相应地基处理方法的勘察孔距要求 应符合相应地基处理方法的勘察孔深要求 土岩组合地基 2)不同测试方法结果的分析比较 膨胀性等 填土 4 当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 1 应占勘探孔总数的1/3~1/2 地坪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宜与船厂主体建筑工程勘察同时进行 应根据地坪类型及地基处理的要求确定 详细勘察的勘探孔深度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地基沉降计算要求 详细勘察报告应阐述场地工程地质和环境条件 渗透性 故在详细勘察成果报告中 以及结构破坏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程度等 时 详细勘察的勘探孔宜沿地坪的周边 3.4.8 密实度 2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4.2 对软土 以加强对较复杂地基的勘察质量控制 埋藏条件 软土应查明其成因类型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察孔的数量 土岩组合地基应查明其成因 岩土工程勘察时 应加密勘探孔 地坪面积小于250m 采用地基处理时 当为压实填土时 3.4.4 1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除应提供常规的试验指标外 强度和变形特征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 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 应进行施工勘察 应查明其压实系数 是地基基础设计的基础资料 3 查明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等水文地质条件 施工所需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风化程度 1 风化岩和残积土应查明其母岩成分 施工阶段发现异常情况或地质条件复杂需进一步查明地质条件时 查明其变化 组成 并应对相关岩土工程问题作出针对性的分析评价 不同测试方法的数据不能相加 素混凝土地坪及钢筋混凝土地坪 层理特征 应采用与场地的地质条件相适应的先进勘察技术手段 勘探孔数量不宜少于4个 3.4 由于本标准联锁块地坪面层设计采用弹性层状理论分析 6 堆积年限 1 勘探手段 角点及中心布置 本条中的原位测试主要指标准贯入试验以及十字板剪切试验 本条对软土地基 4)岩土参数的测试方法应与计算模型相匹配 1)取样和试验方法及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1 3.4 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 3.4.9 勘察要点 堆积方式 且穿过浅部淤泥质软土层 并综合下列因素评价其可靠性和适宜性 除常规试验项目外 勘探孔间距宜为30m~50m 均匀性 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岩土工程评价要求 均匀性 2 不包括载荷试验 1 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查明地基主要受力层分布 3.4.9 还应提供地基土回弹模量及泊松比 沥青地坪 2 碎石地坪 地层界面等 提供地坪设计 施工提供所需的各类岩土参数 配合使用 原位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3.4.6 控制性勘察孔的数量应为勘探孔总数的1/3~1/6 查明环境水 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 50021的规定 并可根据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或工程经验简化勘察阶段 50123和《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的规定 水平与垂直向的均匀性 软土的固结历史 变化规律 3.4.8 3.4.5 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3.4.7 3 尚应提供地基土回弹模量及泊松比 3.4.4 井探 包括钻探 扁铲侧胀试验等 3.4.6 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基的勘察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勘察报告是勘察工作的最终技术成果 本条是对勘察报告总的技术要求 133制定的 地质界面等 土岩组合地基及风化岩和残积土 3)原位测试结果应结合地区经验应用 填土应查明其物质组成成分 2 控制性勘探孔的比例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 地基需处理时 为设计 5 岩土体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3.4.10 3.4.2 地下水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尚应重点查明下列内容 根据场地的岩土条件及设计要求采用适宜的原位测试方法和室内试验项目 查明岩土层的空间分布 联锁块地坪 3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 3.4.1 岩土参数应按工程地质单元或层位进行统计 填土地基 勘探孔间距宜为40m~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