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用角深来表示转角的大小 ⑤坡度变更大于20%的吊(顶)杆档 6-拉线 杆 木杆内移值应为200mm~300mm ④跨越铁路及高等级公路两侧的电杆 4-角杆杆根内移距离 6.7 表9 市区杆距为35m~45m 架空线路转角点的电杆称为“角杆” 6.1.3 吊线规格选用表 抗风杆及防凌杆隔装数 当拉线及拉线地锚不可避免要安装在人行道或人车经常通行的地点时 架空杆路 水泥杆内移值应为100mm~150mm 一般情况下常用杆距为50m 6 6.1 宜采用正副吊线跨越装置 杆 线 6.1.1 6.1 角杆根部应在线路转角点沿线路夹角平分线内移 2 D——角杆的角深(m) 立杆杆位 ②终端杆 6.4 图6.1.3 ⑦杆高大于12m的电杆 杆路的抗风拉线及防凌拉线的隔装应符合表8的规定 角深的概念 郊外杆距为50m~55m 终端杆杆梢应向拉线侧倾斜100mm~200mm 角杆立杆规定示意图 表7给出了标准杆距为50m时角深与转角 角深的定义如图1 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木的角杆根部可不内移 在人行道上应尽量避免使用拉线 角深的定义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③长杆档两侧的电杆 本规范定义的角深及转角是以标准杆距为50m而定义的 ①角杆 在工程中应严格执行 程式由角杆的角深决定 拉线收紧后 表7 1-电杆 式中 以保障杆路以及行人或车辆的安全 L——杆距(m) 程式 使角杆梢位置于两侧直线杆路杆梢连线的交叉处(图6.1.3) 6.4.9 杆梢应向外角倾斜 内角度数关系对照表 拉线的规格 6.7.15 并应符合本规范表4.0.6-2和表4.0.6-3的规定 下列电杆应安装拉线来增加杆路建筑强度 内角关系对照(标准杆距为50m) 5-拉线抱箍 角杆的角深与线路转角的关系如下式6 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不应大于50mm 拉 拉线规格 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 角深与转角 图1 架空杆路 在杆路中 6.4.1 一般情况下 立 立 规格程式和杆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6 8 ⑧其他杆位不够稳固的电杆 ⑥抗风杆及防凌杆 架空吊线 工程实际中确定角杆拉线制作级别时应依据本规范第6.4.9条第1款要求制作 6.1.2 杆高应符合设计规定 6.4.6 7-吊线 2-角杆 θ——线路转角(°) 线路转角的角度在实际测量(一般采用标杆法测量)时一般不便于测量 标称杆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杆面不得错位 (180°—θ)——转角的内角(°) 不同钢绞线在各种负荷区适宜的杆距见表9 表8 1 1 3 3-线路夹角平分线 分线杆 杆身上下应垂直 应设置拉线告警标志 6.1.1 当杆距超过表中的范围时 竖立电杆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