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3.2是一条根据一些振动台基础和模块基础实测统计的曲线 3.3 此处系引用地基半空间等效集总体系莱斯默比拟法公式 抗扭刚度系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3.3.4 Ⅰ ρ——地基土的密度(t/m 2 3.3.3 液压振动台基础在天然地基上的基本动力参数可由现场试验确定 大于10m 3.3.5 粉土η取1.0 ak 地基动力特征参数 2)当ƒ 3.3.7 50040-96第3.3.13条~第3.3.18条规定确定 黏性土η取1.1 桩基的基本动力参数可由现场试验确定 A——基础底面积(m 埋深提高系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天然地基的抗弯 及埋深不小于2.0m时 50040-96第3.3.7条计算 ) 可采用图3.3.2中的数值乘以底面积修正系数β 50040-96第3.3.9.2款计算 式中 不大于300kPa 2 并对块体基础计算所得的竖向或水平向振动线位移 并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应 当基础底面积大于或等于20m 1 ——天然地基竖向阻尼比 z 3.3.7 按本规范第3.1.2条得出 基础有一定的埋深和底面积 50040-96中第3.3.11条进行折减 ——基组质量比 地基动力特征参数 不应大于0.3 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3.3.11 3.3.9 3.3 天然地基的抗压刚度系数C2可按下列规定取用 用 50040-96第3.3.5条计算 桩基刚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96表3.3.2内的数值的2倍 天然地基 可按本规范第3.3.2条~第3.3.8条规定确定 2 ak 抗弯 提高后的阻尼比 天然地基阻尼比可按下述方法进行计算 50040-96第3.3.6条计算 扭转向阻尼比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这是与多峰法分析的阻尼比作比较并参考国内外资料得出的 ζ 摩擦桩桩基竖向阻尼比是根据一些振动台桩基础和其他桩基础的测试得出的 折减50%而得公式(3.3.7-1) 抗压刚度系数C 桩基 50040-96第3.3.10条计算 试验方法应按本规范第4章方法进行 3.3.8 天然地基的抗压 3.3.2 否则可调整基础尺寸 摩擦桩桩基竖向阻尼比 计算桩基的固有频率和振动线位移时所需参数可按该规范第3.3.19条 不应大于0.5 时 1 z 水平回转向 3 大于300kPa r 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的埋深提高系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可按图3.3.2采用 υ——地基土的泊松比 不应大于0.5 2 3.3.10 但应按本规范第8章检验 Ⅱ 因此对计算所得竖向或水平向线位移不进行折减 并可按该规范第3.3.22条确定桩承台埋深对阻尼比的提高作 ) 试验方法应按本规范第4章方法进行 埋置基础的天然地基阻尼比 50040-96第3.3.21.2款确定水平回转向 β 2 z 桩基 m——基组的质量(t)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当基础底面积小于20m 砂土η取0.9 但应按本规范第8章检验 1)当ƒ 并乘以系数η 由于本规范的天然地基阻尼比及刚度系数均已提高 抗扭刚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ζ 不应大于0.3 3.3.1 第3.3.20条规定确定 当无条件进行试验并有经验时 η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竖向阻尼比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3.3.2 可取无桩时承台在天然地基上的阻尼比增加0.05 抗剪 2 Ⅱ 扭转向阻尼比 pz 3.3.11 第3.3.11条规定确定 Ⅰ 式中 可按本规范第3.3.10条 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值按本规范第3.3.2条及第3.3.5条提高后的总值不得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η取1.0 提高后的ζ 可不按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3.3.6 r 不宜大于0.8 抗剪 当无条件进行试验并有经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