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松散多孔保温材料的多层复合围护结构 就完全没有任何效果了 室内地面和地下室外墙防潮宜采用下列措施 将进入热绝缘层中的水蒸气引到此空气层低温侧表面凝结或结霜 就不能有效的隔离室内热湿空气 以切断液态水的毛细迁移 斩断了液态水的迁移通路 对于卷材屋面 采取与室外空气相连通的排汽措施 防潮技术措施 可以根据如下措施获得 也会导致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 在围护结构中将出现温湿度的重分布 空气层的高温边造成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边界环境 并且隔汽层应布置在保温材料的室内侧 通风口应设置活动的遮挡板 2 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不需设隔汽层时 空调功能的需求 应按采暖建筑围护结构设置隔汽层 前一措施是传统的 防潮技术措施 7.3.1 在保温层和外侧密实层之间留有间隙 7.3.3 7.3.5 冬季结露问题至关重要 因此 7.3.1 室内地面面层防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但有其副作用 基于蒸汽渗透理论而设立的 应在水蒸气分压高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7.3.6 同样也会造成保温材料潮湿 此材料层才能有较低的平衡湿度 采用架空通风地板时 避免湿法施工 相当于外围护结构 严寒地区 大大降低其保温效果 一方面有利于湿气的外逸 应按采暖建筑围护结构设置隔汽层 对保温层起到干燥作用 出现水蒸气渗透与液态水分的反向迁移 岩棉 会导致保温材料在冬季变得潮湿 对于卷材防水屋面或松散多孔保温材料的金属夹芯围护结构 冬季结露问题虽然没有寒冷 在木(金属)骨架组合围护结构 面层材料宜有较强的吸湿 严寒地区严重 尽量也做隔汽设计 所以 地板直接与室外空气对流 隔汽密封空间的周边密封应严密 当围护结构中蒸汽水的迁移与液态水的反向迁移得到平衡时 阻止室内的凝结水 如果布置到了室外侧 保温材料不做隔汽处理的话 相邻房间也可能与室外直接相通 这两个措施能够保证保温层保持较低的平衡湿度 外侧有卷材或其他密闭防水层 对于有采暖 7.3.5 玻璃棉等松散多孔保温材料 7.3.4 具有对表面水分湿调节作用 防潮设计就是在围护结构中被保护的材料层的两边创造较低的湿度 寒冷地区非透光建筑幕墙面板背后的保温材料应采取隔汽措施 可不设隔汽层的就不设置 因此 应确保屋面板及其接缝的密实性 因此建议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6 特别是室内湿度比较大的公共建筑 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而必需设置隔汽层时 7.3.6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 并应达到所需的蒸汽渗透阻 7.3.2 空调功能的建筑 地面和地下室外墙宜设保温层 在低温侧布置空气层 对于严寒 对于有架空层的住宅一层地面来讲 使其在冬季能方便关闭 7 因此 透气的挡风防潮措施 西安等) 外侧有密实保护层或防水层的多层复合围护结构 在围护结构水蒸气分压高的一侧设置隔汽层是防止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的一种有效措施 4 对保温层的施工湿度要严加控制 应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的排湿措施 7.3.2 也就会导致结露问题变得严重了 但冬季水蒸气渗透量要远大于夏季水蒸气渗透量 遮挡板的热阻应满足冬季保温的要求 隔汽层应布置在保温材料的高温侧(室内侧) 其他楼面也因建筑非集中连续采暖和空调 并可能导致面板背面和金属材料结露 7.3 3 建筑室内一层地表面宜高于室外地坪0.6m以上 其一是在保温层的高温一边采用隔蒸汽层以消除水蒸气从高温方面进入保温层中 面层宜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7.3 使高温方向的水蒸气和低温方面的液态水都有减少的趋势 首先斩断了保温层与其他材料层的联系 夏热冬冷地区 热绝缘材料难免受潮 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液态水尚可在低温侧产生并侵润入保温材料中 但是现在建筑的热工性能都有所提高 寒冷地区 地面面层可采用带有微孔的面层材料 设置隔汽层是防止结构内部冷凝受潮的一种措施 而且还要考虑梅雨季节由于湿热空气而产生的凝结 地面面层材料可采用蓄热系数小的材料 温和A区的建筑幕墙宜设计隔汽层 即冬季需要暖地面 当必须设置隔汽层时 防止水蒸气在围护结构内部凝结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有采暖 7.3.4 使地表面温度易于紧随空气温度变化 围护结构两面出现温差时 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卷材屋面的起鼓 即影响结构的干燥速度 围护结构中的湿度完成了重新分配 应进行必要的保温或隔热处理 控制热绝缘层处于较低湿度而不受潮 金属夹芯围护结构中大量采用矿棉 应严格控制保温层的施工湿度 同时 用它来保证与它接触的材料干燥 1 其二是在低温一边采用空气层以产生较低的相对湿度 对于我国部分寒冷地区(如北京 5 保温材料层与空气层的界面宜采取防水 对于经验算必须设置隔汽层的围护结构应采取施工措施和构造措施 隔汽密封空间的周边如果密封不严密 在建筑围护结构的低温侧设置空气间层 夏季需要冷地面 在墙体结构中 减少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值 对改善保温层的湿度状况是十分有利的 内侧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屋面结构 解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