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按气候区和建筑类型提供标准工况下建筑能耗数值 供冷与照明平均能耗指标应符合表A.0.2的规定 制冷能耗中包括了显热和潜热负荷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能耗以耗热量的形式给出 应按能耗特点相近的原则近似参考 运行方式等多因素综合影响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标准工况下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 建筑面积大于20000m 附录A 即使是同一城市采用相同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建筑 2 建造成本等因素 2 不同气候区新建建筑平均能耗指标 所以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大幅改善 其供暖 各类新建公共建筑供暖 其实际建筑能耗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各气候子区(区划方法见《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为界限的办公建筑和旅馆建筑的标准工况下的设计能耗 以及供冷能耗以耗电量表述 采用爱必宜(IBE)建筑能耗计算工具(软件可直接从爱必宜官网下载使用) 室内环境参数 土地使用模式决定了公共建筑集中 55016-2021)的节能率并不完全一致 照明实际能耗强度受建筑面积 建筑体量影响了其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被动式设计的可能性 不同气候区新建建筑平均能耗指标 功能复杂 可作为政策制定和建筑设计方案确定的参考依据 A.0.2 供冷形式相协调 为了便于理解和执行 容积率高 因此表中提供了以20000m 其用能特点发生显著变化 系统形式 空调 建筑形式 公共建筑类型庞杂 对典型建筑模拟计算获得 尤其是近年来新建公共建筑普遍体量较大 考虑到各气候区的气候条件 由于居住建筑空调多采用房间空调器 内扰成为影响公共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 表A.0.2中未涉及的公共建筑类型 对居住建筑 并非建筑的实际能耗 A.0.1 因此 一般认为 A.0.1 附录A 标准工况下 可参考与表A.0.2中所列建筑类型能耗特征相似的建筑类型数据 为与各气候区常用供暖 在制冷的同时降低了空气中的含湿量 其他气候区的供暖 各类新建居住建筑供暖与供冷平均能耗指标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模拟和实际测试都表明 由于使用方式的差异 根据本规范节能目标 同一气候区的同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计算结果差别不大 这两条给出的建筑能耗是基于典型建筑在标准工况下计算的建筑标准工况能耗 的公共建筑属于大型公共建筑 地区材料 表中所列建筑类型之外的公共建筑 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