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4.3.3 也决定了能耗的高低 4.3.1 供暖空调系统应具有室温调控手段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性确定节能诊断内容 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系统现场检测一般包括室内平均温湿度 是了解和分析目前空调系统实际用能情况的主要技术依据 控制方式 冷水机组和热泵机组的实际性能系数 4.3.7 记录的数据误差较大 变频器 楼梯间 132 以利于节能运行 电线电缆等技术参数 冷却塔冷却性能 保持高效运行 风机能源消耗 始终保持供热量与建筑物的需热量相一致 停车库等公共场所照明可通过自动开关实现节能控制 门厅 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 计算并分析各类能源资源费用成本及其占比 保证空调系统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 不具备基本的分析能力 4.3.10 锅炉房 4.3.10 节能改造后 与节能相关的数据应都能至少保存12个月 4.3 并核查原配电回路的断路器 锅炉运行效率测试 供配电系统检测一般包括供配电系统容量及结构 2 照明系统改造后 应满足设备和系统节能控制要求 ”因此 末端负荷变化采用变频措施调整水泵 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 运行人员只是简单的记录数据 应根据系统原有的冷热源运行记录及围护结构改造情况进行系统冷热负荷计算 电梯厅 4.3 运行记录是反映空调系统负荷变化情况 查询 4.3.11 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 4.3.2 实现按需供热 评估节能量 水系统回水温度一致性 供冷季和过渡季评估要求 不能根据记录结果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均应重新进行水力平衡计算 定期对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 因此涉及节能运行的关键数据必须满足1个完整供暖季 变流量系统的水泵 且冷热源设备在不同负荷工况下 分析能源消耗结构特点 各用能单位应根据系统的具体配置情况制定详细的运行记录 运行参数(供暖水温 当冷源 主要用能系统 风系统平衡度 冷热源改造后应能满足原有输配系统和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要求 水量)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时刻进行调整 如不满足要求时 按能源种类计算各年度 无论系统停电与否 照明回路配电设计应重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4.3.8 应对原有输配管网水力平衡状况及循环水泵 4.3.5 水系统供回水温差 房间的室内温度也应有相应的控制措施 系统新风量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主要用能系统 运行记录过于简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要求 能源消耗基本信息 照明系统 集中供暖系统热源节能改造设计应设置能根据室外温度变化自动调节供热量的装置 换热机房及制冷机房节能改造设计 水系统补水率 计算年度综合能耗指标 生活热水水温≤60℃ 机组的供水温度 所以至少需要12个月的时间 照明系统检测一般包括灯具效率和照度 应使走廊 4.3.9 当供暖空调系统冷源或管网或末端节能改造时 供用电用能质量 保证改造后的设备容量和配置满足使用要求 锅炉房 并对能源消耗费用变化因素进行分析 电梯厅及停车库等场所应能根据照明需求进行节能控制 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能耗计量是节能管理的基本要求 既有供暖空调系统改造设计时 设备运行性能和空调实际使用效果的重要数据 室温调控是建筑节能的前提及手段 根据建筑物冷热负荷变化 应设置能量计量装置 冷源系统能效系数 并校核水泵 温度流量压力仪表 供配电及照明改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节能 4.3.8 运行记录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4.3.1 室内外环境参数 “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无功补偿 需要按新建系统要求设置热计量装置 门厅 177执行 风机是否满足要求 对各年度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量进行折算 且能保证出水温度稳定 4.3.4 当更换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锅炉及加热设备时 供暖空调系统末端节能改造设计应设置室温调控装置 能量回收装置的性能 供热量可调节和出水温度恒定是生活热水供应系统节能运行的基本要求 能源消耗基本信息包括 风机转速 分析能源消耗年度变化趋势 室外温度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物需热量的大小 照明系统改造后 建筑设备系统节能诊断应包括下列内容 集中供暖系统节能改造设计应设置热计量装置 供配电系统 集中供暖系统节能改造时 4.3.3 计算各年度能源消耗强度指标 采用散热器供暖时 照明系统节电率 设备能效及室内环境参数 4.3.11 4.3.9 对于全空气空调系统可采用电动两通阀变水量和风机变速的控制方式 集中供暖系统热量计量是节能管理的基本要求 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 本条文规定 按能源种类计算各年度能源消耗费用 4.3.5 自然光利用情况 并符合本规范第3.2.26条的规定 走廊 针对上述情况 并符合本规范第3.2.25条的规定 检测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设计应在满足用电安全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应安装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或手动散热器调节阀 管道保温性能 管网或末端发生改变时 通过对运行人员的培训或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运行记录的分析能力 改造设计应建立在系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 系统运行状态 并应具备显示 间接加热热媒水水温≤90℃ 对于变流量系统 供暖季负荷进行分析 报警和记录等功能 空气过滤器的积尘情况 应进行相应改造 当不满足本规范的相关规定时 楼梯间 冷热源改造后 季节变化因素和特点 更换后的设备应能根据设定温度自动调节燃料供给量 系统供回水温度等参数需要与原有输配系统和空调末端的设计要求合理匹配 能够保证水泵处于高效运行区 4.3.6 对比分析能源消耗强度指标变化及影响因素 保证节能改造效果 监测与控制系统现场检测一般包括控制阀门及执行器 50034中规定的功率密度值进行负荷计算 由于数据的重要性 水力平衡是供暖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基本要求 对建筑能源消耗状况 功率密度 目前由于我国空调系统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集中供暖系统按需供热是节能运行的基本要求 设备能效及室内环境参数节能诊断主要围绕供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系统 建筑设备系统 4.3.2 水泵效率 当冷热源系统改造时 风机盘管系统可采用电动温控阀和三挡风速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对设备和系统进行节能控制为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 采用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时 其存储介质和数据库应能记录连续一年以上的运行参数 4.3.4 建筑设备集中监测与控制系统节能改造设计 并应对整个制冷季 “使用空调采暖 风机应设置变频措施 在每组散热器的进水支管上 月度实物消耗量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 当更换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锅炉及加热设备时 建筑设备系统 节能改造时最重要的是根据改造前后的数据对比 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4.3.6 4.3.7 并有效降低水泵 用电分项计量 风机进行校核计算 换热机房及制冷机房节能改造需要按新建建筑要求设置能量计量装置 年度综合能耗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