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 故保留 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油麻必须清洁 弯制钢管 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 1 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 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 表3.3.10 采暖 3.3.14 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 铜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3.10的规定 增加了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 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 卡箍(套)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 冷弯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3 3.3.5~3.3.7 有些工程项目在伸缩缝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应采取防水措施 固定应牢靠 此条参考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的推荐性标准《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编写 落实中间过程控制 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 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3.3.15的规定 而且不具私密性 3.3.1 抗震缝及沉降缝处的管道安装 3.3.6 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其外边缘接近螺栓孔为宜 用户和管理者带来很多麻烦 3.3.9 3 3.3.11 吊杆应垂直安装 如果忽略了此条内容或不够重视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管道接口形式 多余的麻丝应清理干净并做防腐处理 螺纹连接管道安装后的管螺纹根部应有2~3扣的外露螺纹 4 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 建筑给水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 3.3.1 1 4 管卡安装高度 原《规范》经过多年的实践对该条执行较为认真并有效地防止了质量事故的产生 原《规范》第2.0.12条中保温管道支架间距根据调研及参考一些资料适当地放宽0.5m 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 除有特殊要求外 .3.8 给使用者 3.3.15 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 表3.3.15 每层不得少于2个 水泥应捻入并密实饱满 3.3.16 热弯 水平安装 表3.3.9 1 管道采用粘接接口 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 同类型的采暖设备 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3.9的规定 7 3 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铜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3.3.8 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 距地面应为1.5~1.8m 才能隐蔽 3.3 2 连接法兰的螺栓 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所以增加此内容 焊接弯头 2 3.3.2 4 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 托架的安装 见各章节相关说明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每层必须安装1个 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 拧紧后 故增加此条款 3.3.15 3.3.4 埋设应平整牢固 处理较困难 3.3.12~3.3.14 3.3.10 吊架间距不应大于表3 钢管水平安装的支 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 无缝隙 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 在同一房间内 调研中了解到隐蔽工程出现的问题较多 排水及采暖工程与相关各专业之间 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3.3.4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 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端面光滑 且端面应光滑 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入管内 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6 参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填塞密实 楼层高度大于5m 原《规范》条文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 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 位置正确 的规定 3 6 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 吊 原《规范》第2.0.13条调整并增加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的要求 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 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 2 采暖 主要是解决相关各专业间的矛盾 1 所以增加了此条款 3.3.5 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3 5 应符合下列规定 冲压弯头 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 使用中出现变形破裂现象 滑动支架应灵活 第2.0.9条 沟槽应均匀 2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 允许沿曲线敷设 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 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 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 并形成记录 3.3.3 3.3.2 在调研中了解到 这个缝隙不堵不美观 增加此条 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 按《条例》和《统一标准》精神 8 又增加了目前常见的新连接形式 5 并做了基本规定 应在管道与支架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套管 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有利于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3.3.11 熔接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 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 资料和有关省市规定编写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3.3.3 3.3.8 3.3.9 第2.0.11条经过多年的实践是可行适用的 3.3.7 所以将此条列为强制性条文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采用铜管做给水管材的很多 管道支 由于处理不当 支架间距较杂 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 管道及管道支墩(座) 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 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保留了传统适用的连接形式 不得安放双垫或偏垫 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并形成记录 3.3.10 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其接口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 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 3.3.16 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 3.3.13 曲线部分 原《规范》第2.0.8条 每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2° 经过调研了解到 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