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增加卷材防水层的可靠性 2 当设置胎体时 雨天 3 当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时 5.1.13 铺贴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的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圆弧状或进行倒角处理 平整度 使用说明书 中心线应与截面中心线重合 防水施工前应确认基层已验收合格 卷材双层铺贴时 1 故应进行临时遮挡保护 4 5.1.11 5.1.2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拌合物流动度不满足工作性能要求时 临时保护等 并应清除积水和杂物 也是为了防止形成“十字”接头 1 搭接宽度是保证卷材搭接边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5.1.4 重新凿洞破坏防水层 穿管后应将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填塞密实 防水卷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穿结构管道 应控制燃料泄漏 雪天或五级及以上大风环境下 贮存过程中性能衰减 4 5.1.7 且不应起鼓 运输与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目的在于及时排除隐患 防水卷材进场复验报告应包含无处理时卷材接缝剥离强度和搭接缝不透水性检测结果 5.1.5 埋设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完成 本条规定了防水混凝土施工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6 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7 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 不仅影响硬化混凝土的强度 涂布应均匀 且不应互相垂直铺贴 现场随意加水将改变混凝土的水胶比 5.1.7 2 防水材料及配套辅助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 蹿水 套管止水环与套管应满焊 对防水层造成损坏 同层卷材搭接不应超过3层 混凝土易失水 目的是保证防水材料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1.15 5.1.3 胎体应铺贴平整 基层质量是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4 一般规定 同时也在于保证防水施工的安全 5.1.2 本条规定了施工过程中工序衔接的基本原则 双层铺贴时 目的是要避免局部或大面粘结强度不足 2 张口 应采取控制烟雾措施 包括不得随意打孔 不应进行露天防水施工 则止水环与管接触处仍是防水薄弱环节 5.1.15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不应造成止水带移位 接缝集中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发生收缩开裂 3 5.1 防水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编制防水专项施工方案 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 故作出明确规定 是为了避免短边搭接形成“十字”接头 做成圆弧状或进行倒角处理可以有效减小应力集中 端口周边应填塞密封胶 包括定位 不应有起鼓 要求上下两幅卷材错开至少1/3幅宽 同时 涂膜厚度及均匀性是衡量涂料防水层质量的基本指标 防水层施工应采取绿色施工措施 5.1.13 应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 5.1.1 4 水平后浇带未封闭前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 防水材料及配套辅助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 干净程度等参数有不同的要求 3 预先埋设穿墙 涂料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 故严禁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加水 不同防水材料对基层的材质 均匀性 阴阳角部位是卷材或涂料防水层应力集中的部位 确保工程质量 穿管后应采用密封材料将套管间隙填塞密实 涂料应浸透胎体 本条规定了防水涂料施工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2 5.1.12 本条强调防水层的成品保护 而且对密实性 管件穿越有防水要求的结构时应设置套管 卷材铺贴应平整顺直 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施工前 要求在防水卷材进场复验报告中提供无处理时卷材接缝剥离强度和搭接缝不透水性检测结果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防水施工 应将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 为避免发生此情况 应执行本款的规定 后浇带基面未按要求进行凿毛也是造成后浇带位置渗漏的原因 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是工程信息和设计文件 未固化的涂料容易被降水破坏 5.1 从而达到防水效果 以免埋设件在防水层施工后施工 防水涂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层清理应采取控制扬尘的措施 要求涂膜不起鼓 5.1.9 粗糙度 指导施工现场卷材的搭接处理 2 1 还会造成大量的接缝 导致防水工程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规定“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 管件穿越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板 如果这段时间养护不好 5.1.11 本条规定目的是保证卷材防水层接缝搭接质量 抗裂性及耐久性均有负面影响 张口 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法包括附加钢筋固定 5.1.8 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 规定相邻两幅卷材短边错开500mm以上铺贴 是实现建筑行业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翘边等现象 5.1.6 5.1.10 5 要求同层卷材搭接部位不应超过3层 中埋式止水带是变形缝最主要的防水措施 未完全固化的涂膜应覆盖保护 脱落 5.1.3 高温或封闭环境施工 相互垂直铺贴 基层处理剂和胶粘剂应选用环保型材料 铅丝和模板固定等 穿墙 中埋式止水带应固定牢固 本条规定了变形缝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故强调现浇混凝土保湿养护不应少于14d 质量检验报告 因此防水套管止水环应与套管满焊 车辆碾压或局部堆放重物等 5.1.9 1 使用说明书及进场复验报告 不利于受力变形 如不做好保护容易有积水和杂物 要求搭接边平整顺直 应在防水层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容易造成渗漏隐患 养护期不应少于14d 此外还应包括接头的处置 同层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错缝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当遇有降雨时 防水卷材最小搭接宽度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2 施工 5.1.5 进场复验报告 3 液态防水涂料和粉末状涂料应采用封闭容器存放 5.1.1 本条规定了防水卷材施工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是为了保证收头部位防水的可靠性 应采取措施加强通风 交界面应做糙面处理 5 防水工程施工应该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其安装固定质量对保证变形缝密封防水具有重要作用 强度 明火接触作业 如果止水环与管不满焊 5.1.8 5.1.4 4 质量检验报告 还应避免采用有尖锐凸起的施工机具和材料造成防水层的机械损伤 产生剥离 5.1.14 穿墙 局部加厚变硬 也是基于相同原因 造成工程渗漏隐患 防水工程施工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埋设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完成 翘边等现象 同时也便于让现场人员了解材料的施工工艺及要求 2 当涂膜防水层不能连续施工完成时 当防水涂料采用喷涂施工时 是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 或满焊而不密实 防止雨雪天气和大风天气下施工作业 1 专用卡具固定 且胎体不应外露 增加渗漏水风险 余料应及时回收 含水率 搭接宽度难以满足要求 规范标准的具体体现 端口周边应填塞密封胶 施工 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至少1/3幅宽 本条规定的目的在于保证防水工程施工的质量 防水混凝土在前14d内硬化速度快 5.1.6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 5.1.12 并应对临时外露止水带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 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出现前述现象时 3 固定 一般规定 基层质量应符合防水材料施工要求 外观等质量要求 卷材收头部位进行固定密封 通常采用专用设备现场热硫化搭接 接缝部位还易形成渗漏水通道 3 穿结构管道 两次施工时的接槎部位容易出现粘结不牢 导致搭接不牢的问题 墙体时应设置套管 板管中部加上止水环以改变水的渗透路径 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 不应有起鼓 否则将影响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当防水涂料采用热熔法施工时 增加渗漏水风险 5.1.14 1 为保证涂膜厚度 防水专项施工方案是防水施工的依据 1 板管外壁与混凝土交界处是防水薄弱环节 3 位置准确 目的在于从应用角度促使材料制造商重视解决一些品种的卷材在运输 板管是为了避免浇筑混凝土完成后 主要是为了保证接缝的密实可靠 5 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