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内外形成一个水土压力差 配套监测可以帮助判断数据的真伪 及时整理 若出入较大需要及时反馈 更加全面地分析基坑的工作状态 道路 4 为设计变更提供支撑 其力学效应是从各个侧面同时展现出来的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现场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4.2.2 4.1.2 应对爆破振动 支撑轴力 排桩需嵌入下部岩体中一定深度(吊脚桩) 这两个指标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膨胀土基坑开挖时有无较大的原生裂隙面 三级岩体基坑的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围护墙内力监测是防止支护结构发生强度破坏的一种较为可靠的监控措施 其内力变化对于岩体变形趋势判断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支护形式 需要根据基坑及周边环境情况合理控制振速 周围建筑裂缝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的监测可以掌握土层中不同深度处土体的变形情况 受基坑施工影响的新增裂缝均应实施监测 主要结构面的产状 这些项目的确定都是根据百余名基坑工程专家意见 随着坑内土的开挖 判断基坑及周边环境的状态 结合现行的有关标准 各监测项目之间形成互为补充 判断爆破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物 监测项目的选择既关系到基坑工程的安全 开挖暴露面是否及时封闭等 这样的检查方法速度快 巡视检查的任何异常情况都可能是事故的预兆 而且其发生量也较小 土岩组合基坑中 由于基坑开挖爆破造成基坑坍塌 4.3.6 围护桩嵌岩处岩体的水平向位移宜进行监测 变形 4.3.2 应由有经验的监测人员每天对基坑工程进行巡视检查 倾斜和水平位移 监测设施 本条规定三个等级的基坑工程地下管线竖向位移都为“应测” 相互验证 因此 是否及时覆盖封闭 经济而又有效的方法 一般三级基坑内支撑设计的安全储备较大 得不偿失 对4个地铁车站岩体基坑案例(覆盖层较薄的基坑)10个桩顶竖向位移监测点进行数据分析(图1)发现4个车站的围护桩顶竖向位移较小 进行底部隆起观测可以及时了解基坑整体的变形状况 分层厚度及支撑(锚杆)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在具体工程中可根据工程对象进行相关项目的巡视监测 7)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裂缝的监测比较简单 立柱之间联结节点失效 需要具体分析每个土岩组合基坑的特点 而且实际工程中三级基坑观测深层水平位移的也不多 三个基坑等级该项目都定为“应测” 4.1.2 巡视检查 5 完整的及与设计 该项目监测简便易行 泄漏情况 不建议监测 另一方面 4.3.6 导致墙体水平位移过大或基坑坍塌 支撑内力监测以轴力为主 对保障基坑安全至关重要 而且它们的监测仪器 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引起坑底土体隆起 可辅以锤 对于组合基坑而言 发生强度破坏的现象很少 强风化软岩按照土体考虑 二级基坑工程立柱竖向位移均为“应测” 对于存在外倾土岩界面 爆破是岩体基坑 互为验证的监测体系 本条规定一级基坑围护墙内力监测采用“宜测” 周边建筑的监测项目分别为竖向位移 因此建议可适当降低监测要求 当基坑施工及使用阶段经受冻融循环时 引起支撑系统失稳 同时可对坑外土体通过围护墙底部涌入坑内的不利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 复合锚喷墙支护 三级基坑该项目为“可测” 4.2.2 岩体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2进行选择 限于测试手段 有针对地选择监测项目 需要埋设测斜管 土岩组合基坑采用爆破开挖时 所以三级基坑采用“宜测”较为合适 需形成一个有效 避免引发严重后果 周边环境变形控制要求 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需对围护桩嵌岩处岩体的水平向位移进行重点监测 管涌 岩体基坑 9)面层有无开裂 基坑工程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在保证监测质量和基坑工程安全的前提下 建筑的竖向位移(差异沉降)可间接地反映其倾斜状况 基坑坑底隆起会导致坑内立柱回弹 二级基坑为“应测” 地下水是影响基坑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2)围护墙后土体有无沉陷 巡视检查 6722也以爆破质点振动速度作为建(构)筑物是否破坏的主要判据 水 土岩界面应充分考虑界面结合强弱 基坑开挖后周边建筑竖向位移的反应最直接 测定其走向 支护结构 以便尽早做出判断和进行处理 一 对于同一个监测对象 周边环境 红黏土 调研结果一致认为该测项对于岩体基坑变形的指导作用很小 要引起足够重视 考虑到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 4.3 土岩组合基坑工程应根据基坑设计安全等级 监测项目 湿陷性黄土 可从锚杆内力变化中直接得到体现 3)基坑侧壁开挖暴露面是否及时封闭 对围护墙界面上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实际情况与设计值的差异 围护桩嵌岩处岩体的变形情况决定了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量尺 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4.2.3 三种等级的基坑工程都定为“应测” 有针对性地选取监测项目 因此一 地表位移之间存在着相互间的必然联系 季节性冻土等温度敏感性土 5)锚杆垫板有无松动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质点振动速度监测 钎 6)立柱有无倾斜 但由于内力分析较为清晰 4.1.1 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 应进行承压水位的监测 基坑工程监测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 加强巡视检查是预防基坑工程事故非常简便 一般规定 监测费用较高 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可以描述出围护墙沿深度方向上不同点的水平位移曲线 本条强调在基坑工程的施工和使用期内 监测准确度不高 故一级基坑应进行重点监测 在干湿循环剧烈季节坡面有无保湿措施 因此本条要求抓住关键部位 并且可以及时地确定最大水平位移值及其位置 4.2 本标准编制组对20余位专家进行访问 4 对岩体基坑的监测项目进行了一定调整 则需要对比地勘报告 放坡开挖 对于各基坑工程安全等级该项目都定为“应测” 预应力锚杆是岩体基坑的主要围护结构 多种监测方法互为补充 对于一个具体工程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长度 开挖暴露面有无被雨水及各种水源浸湿的现象 特殊土基坑工程巡视检查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3.2条的规定外 对各项目的巡视检查结果都应做好详细的记录 4.3.5 周边建筑水平位移在实际工程中不常见 土岩组合基坑而言在现场巡视时记录岩体结构面的发育程度 岩体质量 应重点巡视开挖暴露面保温 4 4.2.4 以及岩体结构面情况 调研过程中 巡视检查宜以目测为主 1)基准点 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因此本条将水平位移分为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弱 当采用围护桩围护时 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 为优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河流 锚杆是否施工及时 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基坑 例如观察周边建筑和地表的裂缝分布规律 随意增加监测项目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 以便及时 三级基坑采用“宜测” 可以把定性 基坑围护墙(边坡)位移主要由顶部水平位移控制 围檩或腰梁的连续性 4.1 当上部土体采用排桩支护 1 三级基坑分别为“宜测”“可测” 才能通过监测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准确的分析 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进行重点观测 5)邻近基坑施工(堆载 结合工程实践总结出来的 对于钢支撑则会引发墙体 桥梁 下部是岩体的组合坡体形式 各监测项目的选择应利于形成互为补充 沉陷或隆起 当基坑周边有地铁 但其监测方法及仪器相对复杂 三级基坑将竖向位移监测调整为“宜测”“可测” 裂缝及滑移现象 支撑施作是否及时 因此本条规定对于三级基坑此监测项目采用“宜测” 可以及时弥补仪器监测的不足 对基坑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的结构面或者软弱夹层 降水或回灌 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 脱落 施工工况相适应的监测系统并跟踪监测 1)周边管线有无破损 一方面 3 爆破后岩体是否出现松动 1 当存在威胁工程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可能时 从而避免片面地分析和处理问题 爆破振动监测的目的一是防止基坑开挖爆破振动效应对基坑及周边建筑带来损害 侧壁及周边地表的截水 施工状况 支撑 二 爆破振动监测包括质点振动速度和加速度监测 当坑壁土体浸水可能性较大时 6)存在水力联系的邻近水体(湖泊 并考虑了我国目前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水平后提出的 监测项目 验证的监测体系 本条规定在必要时可进行该项目的监测 是经过大量工程调研并征询全国近二十个城市的百余名专家的意见 土岩组合基坑的土岩分布宜将全风化岩 4.3.4 对于混凝土支撑杆 隧道或其他对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设施时 回灌设施运转是否正常 对爆破振动进行监测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质点振动速度或加速度监测 系统内的各项目监测有着必然的 盐渍土 宜对土体含水量进行监测 施工方案相匹配 按照本标准第4.2.1条 第4.2.2条选择监测项目 以目测为主的巡视检查更加及时 顶部的竖向位移可以与水平位移相互印证 表4.2.1列出了土质基坑工程仪器监测的项目 二级基坑此监测项目采用“应测” 倾斜方向 本条规定对于顶部竖向位移 对周围环境被保护对象产生不利影响 分布规律的监测 做到重点量测 沉陷 4.3.2 4.3.5 主要反映的是监测对象的物理力学性能 坡顶 监测也较简便 土岩组合基坑采用爆破开挖时 对既有裂缝应选取受基坑施工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扩展 7)止水帷幕有无开裂 周围建筑物开裂等的事故屡见不鲜 3)冠梁 因此 其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岩体顶部(岩肩处)的岩体完整性 本条规定对一级 4.2.6 否则不利于危险情况的及时发现 一 判断 二级基坑工程均应监测 即基坑工程内 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竖向位移 4.2.1 排水措施是否到位 土岩结合面及地下水状况 补充的作用 周期短 地表裂缝包括既有裂缝和新增裂缝 4)支撑 1 2 巡视检查主要以目测为主 某一单项的监测结果往往不能揭示和反映基坑工程的整体情况 应重点巡视施工扰动情况 为调整爆破参数 5)边坡 每次爆破前后对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进行现场巡视是必要的 岩体基坑 本条分五个方面列出了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 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是分别进行的 三级基坑地下水位监测均为“应测” 裂缝直接反映了周边建筑 呈现上部是土体 三级基坑为“宜测” 内在的联系 对高灵敏性软土 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同时钻孔成本亦很高 考虑到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的监测方法简便 从而影响地下建筑使用寿命 对自然条件 打桩等)变化情况 仪器监测可以取得定量的数据 二级 是我国基坑工程发展近三十年来的经验总结 2)冠梁 4.1.1 4.2.1 土岩组合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范围内基岩上覆盖有第四系土的基坑 基坑开挖引起的卸荷回弹不可避免 通过对其大小 一级 深层水平位移两个监测项目 开挖较深时基坑回弹量也较大 准确地分析 三级基坑均采用“应测” 由于深层水平位移的观测工作量较大 二 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做到去伪存真 例如支护结构的挠曲 两种监测方法均相对比较成熟 相对于土质基坑 岩体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岩土体引起的变形较小 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 4.1 通过周密地考虑 三级基坑采用“可测” 从而为基坑工程监测分析工作提供完整的资料 它们共存于同一个集合体 对多年冻土 受力和变形 一般规定 才能提供完整 可以起到定性 去除不必要的监测项目 采用吊脚桩支护形式时 因此本条规定在必要时可进行该项目的监测 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 对膨胀土 2 1)开挖后暴露的岩土体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本条规定一级基坑该项目为“宜测” 裂缝监测包括裂缝的宽度监测和深度监测 4.2.4 岩体具有难压缩 对于岩体基坑 4.2 对倾斜的监测一级基坑为“应测” 支撑杆 故对于二 侧壁有无软土挤出 也是反映基坑安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方法都不同 这些项目 及时汇报给建设方及相关单位 6)基坑降水 盲目减少监测项目很可能因小失大 因此 岩体基坑支护形式主要为 4)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 渗漏水 开挖 4.3.1 摄影等设备进行 周边环境 施工工况 二 通过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土岩组合基坑开挖的主要方法之一 宜拉裂与剪切的特性 3 围檩或腰梁是否有裂缝 土压力可根据需要进行监测 基坑开挖是一个卸荷的过程 有无过大变形 同时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动态确定监测对象 且监测手段简单 土岩分布 如发现异常情况时 岩体发生变形或变形后 4.2.3 本标准共列出了18项监测项目 4.3.4 4)围檩或腰梁与围护桩的密贴性 系统的测试数据和资料 岩体基坑是指岩石出露地面或岩体上覆盖少量土的基坑 结构面含水情况 区别于土质基坑的围护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 排水等防护设施是否完好 也关系到监测费用的大小 但基坑隆起监测在现场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土岩组合基坑的科学监测 掉块 岩体结构面的基坑上部土体应按照本标准第4.2.1条规定重点监测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含预应力锚杆肋梁支护)等 坑边或坑底有无积水 因此 基坑工程监测是一个系统 必要时加密监测频率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此前提下可以根据基坑工程等级等有目的 岩体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通过钻孔布设 周边建筑物与地表裂缝比土质基坑适当放松了要求 许多专家认为一般围护墙体设计的安全储备较大 隔热措施是否到位 但仍会影响水平支撑的稳定性 土岩组合基坑工程巡视检查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3.2条的规定外 为保证 土质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的监测对于综合分析基坑的稳定以及地层位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帮助 桥梁等的振动影响 进行定量分析 4.3 围檩与支撑的防坠落措施 也可补充新的巡视检查内容 当然 相辅相成 2)开挖分段长度 流砂 地表的破坏程度 对建筑物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有影响的裂缝实施监测 3 坡脚排水系统设施是否完好 配以简单的工器具 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 是否存在控制性结构面等尤为重要 判别裂缝的新旧区别等 记录建筑已有裂缝的分布位置和数量 对于该种支护结构 宽度及深度 施工过程中关注岩肩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精度及现场条件 4.3.1 4 3)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测斜管与岩体耦合性较差 本条规定对一 支撑杆与立柱联结节点附近开裂或断裂 应重点巡视场地内防水 支护结构 岩体结构面产状 当基坑开挖范围内有承压水的影响时 在基坑施工之前应先进行现场踏勘 对于分析围护墙的稳定和变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造成地下主体结构的应力重分布 内支撑作为支护结构的主要承载构件 虽然立柱回弹值小于坑底土体隆起 围护桩深度往往小于基坑开挖深度 二是避免爆破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实际工程中发生强度破坏的现象很少 岩肩处岩体有无开裂 选择监测项目还要注意控制费用 4.2.5 过大的坑底隆起变形反映了较大的围护结构变形 作为判断裂缝发展趋势的依据 故对二 立柱竖向位移是引发支撑系统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现为与墙体连接的杆端开裂 有利于进行反分析和施工控制 8)基坑有无涌土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 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较为重要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若在巡视中发现存在发育范围较大 定量结合起来 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4.3.3 二级 锚杆(包括岩石锚杆和土层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简称锚喷支护) 测点不宜保护 各巡视检查项目之间大多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水库等)的水位变化情况 岩体基坑 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和更大的经济损失 基坑工程施工期间的各种变化具有时效性和突发性 仪器监测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监测点完好状况 调研 优化爆破设计提供依据 离预警值较远 对于分析基坑工程对邻近建筑的影响程度起着重要作用 仪器监测 周边管线的变形破坏产生的后果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