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应急物资管理等各个方面 应急物资和装备应由专人负责保管 1 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施工原材料 应对超标洪水 4 规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和要求 事故等级划分 山洪及泥石流等灾害编制安全应急预案 2 建立使用和监督管理措施 应明确安全应急物资准备要求 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应保持正常 5.1.1 应急预案应确保响应的人力资源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安全应急预案 5.1.7 5 根据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来制定 制定应急预案应全面分析工程的危险因素 5.1.1 应针对事故危害程度 同时充分考虑施工地址 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 项目法人应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1 数量和分布情况 5 一般规定 详细考察周边重大危险源 包括专业应急队伍 安全应急预案 5.1.4 应急避险 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制定交通运输保障 应急响应级别可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 应急预案体系涵盖了应急预案的分类 3 确保物资和装备使用正常有效 5.1.3 定期进行评审 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 同时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应评估特定场所和区域的安全事故紧急情况 应规定安全应急演练计划要求 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治安保障 5 应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 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施工环境等内容 一般规定 应充分考虑事故特点 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 技术保障 同时应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 小型水电站新建 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施工人数 同时应定期进行检查 5.1.5 并应定期组织演练 应急预案应确保应急专项经费来源和数量 应急预案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季节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和更新 应急救援的内容 后勤保障等相关保障措施 6 部门职责 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 5.1.2 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医疗保障 重要设施 目标 应急行动 资源调配 针对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明确应急指挥 5.1 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 应急指挥机构应确保施工现场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充足 应在综合考虑各种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基础上 扩建或技术改造等工程施工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5.1.8 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