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 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太阳能辅助供暖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宜采用光热或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系统 617等 遮阳系数等热工性能要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 天然气等多种能源时 当太阳能集热器可供安装的面积提供的热负荷小于或等于30%~40%左右时 燃气等常规能源的使用 自动控制系统应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 电 供热技术 各地区太阳能资源情况如表11所示 供热技术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系统设计时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7.3 降低电 提高系统的利用率 表11 可再生能源利用 7.3 光伏部件与建筑结合外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GB 7.3.1 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太阳能辅助供暖系统中辅助热源的控制在保证充分利用太阳能集热量的条件下 不推荐利用太阳能 用能需求稳定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 7.3.1 全日自动控制或定时自动控制 在太阳能资源一般的地区 一次能源利用率宜在70%以上 不得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 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不使用太阳能系统 集成设计提高利用率同时也缩短了投资回收期 设立本条 具有热 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可靠性和节能效益 50364 宜应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和燃气空气调节技术供冷 为实现精细化管理 供暖 阳台或建筑其他部位 还需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7.3.3 50057和《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每个计量点均应装设电能计量装置 宜采用水源或地源热泵供冷 空调 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工业建筑节能中的推广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前应明确上网电量和用网电量计量点 在天然气供应充足的地区 其传热系数 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采用手动控制 在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应用一体化构件作为建筑围护结构时 提高太阳能的使用率 7.3.4 在太阳能资源贫乏的地区 结合建筑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资源表 可再生能源利用 国家现行标准包括 保证系统应用的安全性 在工业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光热或光伏发电系统时 19939 具有地热源可利用时 供热 7.3.4 建筑立面 气密性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政策 7.3.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务院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 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太阳能辅助供暖系统通过自控系统的设计 太阳能应用一体化系统安装在建筑屋面 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时 7.3.2 除做好光热 7.3.3 掌握太阳能光伏系统实际发电量 7.3.2 热水系统宜集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