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S云阅读
>
基本信息
>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 7-2010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JGJ 7-2010
1 总 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2 符 号
3 基本规定
3.1 结构选型
3.2网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3.3网壳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3.4立体桁架、立体拱架与张弦立体拱架设计的基本规定
3.5 结构挠度容许值
4 结构计算
4.1 一般计算原则
4.2 静力计算
4.3 网壳的稳定性计算
4.4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 杆件和节点的设计构造
5.1 杆 件
5.2 焊接空心球节点
5.3 螺栓球节点
5.4 嵌入式毂节点
5.5 铸钢节点
5.6 销轴式节点
5.7 组合结构的节点
5.8 预应力索节点
5.9 支座节点
6 制作、安装与交验
6.1 一般规定
6.2 制作与拼装要求
6.3 高空散装法
6.4 分条或分块安装法
6.5 滑 移 法
6.6 整体吊装法
6.7 整体提升法
6.8 整体顶升法
6.9 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法
6.10 组合空间网格结构施工
6.11 交 验
附录A 常用网架形式
附录B 常用网壳形式
附录C 网壳等效刚度的计算
附录D 组合网架结构的简化计算
附录E 网壳结构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附录F 多维反应谱法计算公式
附录G 用于屋盖的网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的简化计算
附录H 网壳结构水平地震内力系数
附录J 嵌入式毂节点主要尺寸的计算公式
附录K 橡胶垫板的材料性能及计算构造要求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 总 则
3 基本规定
3.1 结构选型
3.2 网架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3.3 网壳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3.4 立体桁架、立体拱架与张弦立体拱架设计的基本规定
3.5 结构挠度容许值
4 结构计算
4.1 一般计算原则
4.2 静力计算
4.3 网壳的稳定性计算
4.4 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 杆件和节点的设计与构造
5.1 杆 件
5.2 焊接空心球节点
5.3 螺栓球节点
5.4 嵌入式毂节点
5.5 铸钢节点
5.6 销轴式节点
5.7 组合结构的节点
5.8 预应力索节点
5.9 支座节点
6 制作、安装与交验
6.1 一般规定
6.2 制作与拼装要求
6.3 高空散装法
6.4 分条或分块安装法
6.5 滑 移 法
6.6 整体吊装法
6.7 整体提升法
6.8 整体顶升法
6.9 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法
6.10 组合空间网格结构施工
6.11 交 验
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热门规范
附录D Ⅰ 根据板的连接构造 D.0.3 其截面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组合网架结构的带肋平板采用如图D.0.1a的布置形式时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D.0.2 可假定为四组杆系组成的等代上弦杆(图D.0.1b) 组合网架结构的简化计算 Ⅲ类三角形单元与Ⅱ 肋和平板等代杆系的轴向力设计值 对多支点双向多跨连续板或四支点单跨板 应计算带肋板的肋中和板中的局部弯曲内力 Ⅳ类三角形单元(图D.0.1b)内的平板内力设计值 D.0.1 D.0.4 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