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使建筑物在启用后不久外墙面发生严重的损坏 采用外保温复合墙 外叶墙及饰面应具有防水透气性 其外叶墙应由每层楼板托挑 适用性 保温层与外叶墙间应设置空气间层 这是排除夹层内湿气及水分的必要措施 难燃且燃后不产生有害气体的材料 故可采用内保温构造 当前 严重影响了墙体的质量 使墙体内部湿迁移遇到障碍形成结露 为此材料厂家应向用户及设计单位提供系统使用年限的承诺 也可有助于外保温体系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墙体维护措施的制定 墙体设计应满足结构功能的要求 内保温复合墙 此举也有助于房屋产权单位制定墙体保温系统维护制度及提前制定更换预案 优先推荐采用夹心墙或外墙外保温系统 影响节能效果及建筑安全 保温材料应做防护面层 浆体材料保温层设计厚度不得大于50mm 不燃 其他地区若采用浆体保温 本条文对内保温复合墙体设计作了必要的规定 寒冷及严寒地区 墙体节能设计应符合当地节能建筑设计要求 3 外露托挑构件应采取外保温措施 夹心保温复合墙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选用防水透气性饰面层有利于防止水的侵入及渗透 多数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低于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并确定其构造和厚度 保温材料应选用非污染 4.2.6 建筑节能设计 应对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的热桥部位采取保温措施 不满足梁 4.2.3 对蒸汽渗透阻较大的外部墙体应设置排湿构造 夹心保温材料应为低吸水率材料 外保温系统应根据不同气候分区的要求进行耐候性试验 4.2.4 近年来寒冷及严寒地区建造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建筑采用的无空气间层夹心复合墙 耐久性及耐候性 保温复合墙体设计的技术文件应注明保温系统使用期间的维护及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的更换措施 1 须对墙体进行原型系统试验 本条文对夹心保温复合墙设计作了必要的规定 具有较大的蒸气渗透阻 设计技术文件可为业主提供法律依据 多层及高层建筑的夹心墙 调查发现有的外保温饰面层材料质地密实 建筑节能设计 4.2.4 要防止由于保温层过厚(大于50mm)而产生材料徐变导致的墙体开裂 建筑设计文件应注明外保温体系中保温材料的设计使用年限 因此该层应为防水透气性材料(或作透气性构造处理) 以保证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质量状况 4.2 应对梁 4.2.6 而业主往往对此并不知情 2 4.2.7 4.2.2 柱等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时 3 存在发生内部结露甚至冻胀的危险 影响保温质量 4.2.3 4.2.5 2 饰面层应选用防水透气性材料或作透气性构造处理 2 4 保证新型节能保温墙体的安全性 5 柱等热桥部位进行保温处理 房屋在使用期间保温系统一旦出现问题 4 外保温复合墙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外部墙体可采用蒸汽渗透阻较小的材料 1 4.2.8 考虑到当前保温材料的性能特点 研究成果表明 4.2.7 一些质量低劣的保温材料被应用于节能墙体上 2 墙外侧开裂渗水 外叶墙会因内外墙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徐变差而导致墙体开裂 4 1 施工水平的差异及外墙耐久性要求 对于严寒地区 其室内侧局部结露 5 墙体材料与施工条件 国外考察及相关研究表明夹心复合墙的保温层与外叶墙间应设置空气间层 以便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 确保墙体质量 又有利于保温层内的水蒸气的畅通排出渗水 若不采取每层楼板托挑措施 4.2.9 内保温复合墙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2 特提出下列规定 4.2.2 外饰面涂料应具有防水透气性 1 目前存在着保温墙体的保温材料及其系统与主体墙体的寿命相差较大的现象 3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由于材料具有蒸气渗透阻较小(与内保温材料相近) 新型节能保温墙体应进行原型系统试验 3 我国夹心复合墙大多不设此层 经调查并参照目前各地外保温复合墙体设计的先进做法 2 如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等 外部墙体应选用蒸汽渗透阻较小的材料或设有排湿构造 4.2.8 4 不设排湿构造的夹心保温复合墙 其挂件的预埋件应固定于基层墙体内 当需在墙上悬挂重物时 外墙饰面应采用防水透气性材料 外墙体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4.2.1 且应在楼层处采取排湿构造措施 非严寒地区墙体可选用内保温或“单一材料”保温方式 墙体长毛霉变 单一材料保温墙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外墙可根据不同气候分区 4.2.5 应根据不同气候分区 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选择夹心墙的保温材料 其间距宜为20mm 寒冷及严寒地区不适于采用浆体材料保温 造成保温层失效和外叶墙开裂 2 夹心保温复合墙或单一材料保温墙系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