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在金属泛水板上应铺设防水垫层 1 沿立墙向上延伸不少于250mm 防水垫层应满粘铺设 女儿墙部位构造(图5.3.7)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泛水带与防水垫层或瓦搭接应大于300mm 宜采用金属压条固定 5.3.2 屋脊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3 2 钢筋混凝土檐沟部位构造(图5.3.3)应符合下列规定 檐沟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2 并应压入上一排瓦的底部 1 泛水带与瓦之间应采用胶粘剂满粘 5.3.5 1 屋面铺设宽度不应小于900mm 4 宽度不应小于1000mm 金属泛水板应铺设在防水垫层的附加层上 屋脊部位构造(图5.3.1)应符合下列规定 附加层沿立墙和屋面铺设 变形缝上宜覆盖金属盖板 2 应采用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垫层加强 1 4 泛水带与瓦搭接应大于150mm 檐口部位构造(图5.3.2)应符合下列规定 金属泛水板或耐候型泛水带覆盖在防水垫层上 耐候型自粘柔性泛水带覆盖在防水垫层上 5.3 严寒地区或大风区域 天沟部位应沿天沟中心线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并伸入檐口内 2 3 1 5.3.8 金属泛水板或耐候型泛水带覆盖在瓦上 1 3 5.3.6 金属泛水板 沿立墙向上延伸不应少于250mm 檐口部位防水垫层的附加层应延展铺设到混凝土檐沟内 并用密封材料封边 防水垫层应满粘铺设 2 用密封材料封边 铺设防水垫层和瓦材应顺流水方向进行 变形缝部位防水构造(图5.3.9)应符合下列规定 金属泛水板或耐候型自粘柔性泛水带覆盖在防水垫层或瓦上 阴角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2 防水垫层应满粘铺设 5.3.7 5 沿立墙向上延伸不应少于250mm 下翻宽度不应小于100mm 沿立墙向上延伸不少于250mm 穿出屋面管道构造(图5.3.8)应符合下列规定 宽度均不应少于250mm 4 2 5.3.4 变形缝两侧墙高出防水垫层不应少于100mm 耐候型自粘柔性泛水带表面可覆盖瓦材或其他装饰材料 宽度不应小于500mm 金属泛水板 阴角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天沟部位构造(图5.3.4)应符合下列规定 泛水带与瓦搭接应大于150mm 下部背水面泛水带与瓦搭接应大于150mm 阴角处应满粘铺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檐口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防水垫层应包过变形缝 立墙部位构造(图5.3.5)应符合下列规定 5.3.9 1 3 5.3.3 并应压入上一排瓦的底部 应用密封材料封边 2 并密封处理 山墙部位构造(图5.3.6)应符合下列规定 3 非外露型泛水的立面防水垫层宜采用钢丝网聚合物水泥砂浆层保护 2 并应粘结在下一排瓦的顶部 细部构造 1 阴角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防水垫层应顺流水方向铺设和搭接 上部迎水面泛水带与瓦搭接应大于300mm 防水垫层应满粘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