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9.3.1 渐缩角与渐扩角取α=30° MPa) g L 减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节流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入口前应设过滤器 第1款是为了保证系统可靠动作 δ=9mm 2 6-报警阀 k 取值应按本规范附录D确定 Φ200mm时 图23 ——节流管中间管段的计算内径(m) 节流管内水的平均流速不应大于20m/s 式中 H L——节流管的长度(m) 此公式与《工程流体力学》(东北工学院李诗久主编) 9.3.4 取值0.7 第6款规定当减压阀主阀体自身带有压力表时 2-橡胶软接头 本条规定了对设置减压孔板管段的要求 6 H 3 4-压力表 减压阀前后应设控制阀和压力表 H 减压阀和前后的阀门宜有保护或锁定调节配件的装置 近年来 7-蝶阀或闸阀(带信号) 在设计中采用减压阀作为减压措施的已经较为普遍 =D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包括渐缩管 且便于排污 当垂直安装时 j 本条规定了节流管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 =D 图24 式中 当连接两个及以上报警阀组时 9.3.5 3-过滤器 3 MPa) H 本条规定 1 应设在报警阀组入口前 Φ50mm~80mm时 应设在直径不小于50mm的水平直管段上 k 比例式减压阀宜垂直设置 1 ——中间管段水头损失(10 9.3.2 9.3 V 《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东北工学院李富成主编) 与并联安装的报警阀连接的减压阀应设有备用的减压阀(见图24) 要求减压孔板采用不锈钢板制作 减压孔板结构示意图 9.3.3 水流方向宜向下 节流管的结构示意图见图23 Φ100mm~150mm时 图22 g 本条规定了减压孔板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 第4款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减压阀稳定正常的工作 δ=6mm 且不应小于20mm 9.3.4 可不设置压力表 L——节流管中间管段的长度(m) 本规范选用1985年版《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中介绍的公式 ——渐缩管与渐扩管水头损失之和(10 -2 减压孔板的结构示意图见图22 除水流指示器入口允许安装信号阀外 中间管段与渐扩管的水头损失 MPa) 应按下式计算 减压设施 取值应按节流管内径减1mm确定 报警阀出口管道上不得随意安装其他阀件 j1 当减压阀主阀体自身带有压力表时 前后管段的长度均不宜小于该管段直径的5倍 垂直设置的减压阀 经过反复比较 ξ——减压孔板的局部阻力系数 -2 V 本条是对原条文的修改和补充 j2 j 要求减压阀入口前设过滤器 7 长度不宜小于1m 式中 应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 9.3 应设置备用减压阀 标准孔板水头损失的计算 9.3.5 本条提出了系统中设置减压阀的规定 d 应按下式计算 -2 1-减压阀 ζ——节流管中渐缩管与渐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 直径宜按上游管段直径的1/2确定 1 减压孔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992年版)查表得出渐缩管与渐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0.24和0.46 5-信号阀 5 取二者之和ζ=0.7 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10 d ——节流管中间管段内水的平均流速(m/s) MPa) 孔口直径不应小于设置管段直径的30% 因此要求减压阀应设置在报警阀入口前 减压设施 δ=3mm L ζ——渐缩管与渐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减压阀安装示意图 按常规确定的孔板厚度 有各种不同的计算公式 要求按水流方向向下安装 3 3 ——节流管内水的平均流速(m/s) 即 9.3.3 j g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10 第3款是强调为检修时不关停系统 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设置 第2款是为了防止堵塞 1 H ——节流管的计算内径(m) 节流管管径为系统配水管道管径的1/2 -2 9.3.2 《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及1985年版《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介绍的公式计算结果相近 ——减压孔板后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 式中 4 2 可不设置压力表 MPa) 节流管结构示意图 2 -2 V 1 9.3.1 ——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10